寧夏拓生态文旅 展塞上江南风情
發佈時間 : 2024/07/26 16:00 阅读量:97
  • 分享至:

    【本報訊】澳門媒體參訪團繼續在寧夏行程,昨日上午走訪寧夏銀川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及沙湖旅遊景區,深入瞭解當地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及生態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情況,充分感受塞上江南的獨特风情。

Screenshot_20240726_160055.jpg

       稻漁空間是一個位於銀川市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經過數十年的開發建設,昔日雜草叢生的鹽鹼灘,如今變成了稻田畫,自然生態、田園景觀、農業資源與休閒內涵融為一體的鄉村生態觀光園,展現一幅「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新畫卷。

Screenshot_20240726_160245.jpgScreenshot_20240726_160254.jpg

       Screenshot_20240726_160116.jpg    寧夏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總經理趙建文表示,稻漁空間於二零一二年開始建設、佔地約兩千畝的水稻種植基地,主要是利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比如農產品從不施農藥和化肥種養等,稻米空間目前以這個科普效益為主,設有多種親子體驗項目,包括插秧,水下摸魚等,打造成為一個科普教育基地,讓更多年輕人過瞭解農業,愛好農業,甚至利用農業創業。

Screenshot_20240726_160138.jpg

      他稱,為了將優質的綠色農產品宣傳出去,2016年園區對原有的稻田、魚塘及田園景觀重新規劃設計,將自然生態和農業、漁業、休閒旅遊結合的鄉村生態觀光園,吸引遊人到來體驗,並利用門票附送基地大米的模式,讓更多人品嚐及認識基地優質農產品,打通消費市場,實現透過文旅產業帶動農產品加工生產銷售,到2023年基地的農產品銷售收入達到八千多萬,較四年前增長約四倍。

Screenshot_20240726_160152.jpg

      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在視察寧夏賀蘭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時強調,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和文化旅遊業,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農民主體地位,把保障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鄉親們持續獲益。要注意解決好稻水矛盾,採用節水技術,積極發展節水型、高附加值的種養業,保護好黃河水資源。

       趙建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始終把保障農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在基地收入增加的同時,帶動周邊村民致富,除了給予入股的村民每畝田地保底八百元外,還有年底分紅,而且隨著基地的產業鏈延伸,吸納更多周邊村民用工,按照每日工酬約一百五十元,村民每月可增加四千五百元收入,一年十個月可增加四萬五千元左右,實現農業(漁業)產業鏈延伸、產業範圍擴展和農民增加收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基地亦正與其他省市商討對接,向外推廣項目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經驗。

Screenshot_20240726_160216.jpgIMG_20240725_112959_edit_488999126422259.jpg

      之後,參訪團一行前往沙湖旅遊景區參觀考察,體驗沙湖的生態旅遊魅力,深入感受寧夏沙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成效。

       沙湖地處石嘴山市與平羅縣之間,距石嘴山市區26公里,總面積80.10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積22.5平方千米,沙漠面積22.5平方千米,是寧夏境內面積最大的自然湖泊,是碧水、沙山、蘆葦、飛鳥、遊魚等生態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的「塞上明珠」。

      近年來,沙湖持續鞏固水質治理成果,紮實做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各項工作,並深度挖掘沙湖文化內涵,豐富旅遊業態,延長旅遊產業鏈,提升旅遊服務品質,推動沙湖旅遊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