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優化人行道綠化
發佈時間 : 2023/02/02 21:21 阅读量:260
  • 分享至:

   (來論)澳門原是一個房屋密集、街道狹窄、樹木稀少的小城。回歸以後,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人口和樓宇及車輛數量都在急劇地增加,於是花草樹木的生長空間就被進一步擠壓縮減,導致市民大眾對戶外活動和綠色空間的需求變得日趨迫切。為了處理好人與樹兩者間相互共存的矛盾,規劃和發展好城市綠化,為市民提供綠色休憩區,提升生活質素;同時也為較好地減緩城市熱島效應和空氣污染,澳門特區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制訂了《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現時整個規劃已經完結,究竟全盤工作得失如何?坊間不少意見認為,當局有必要按照原先的規劃進行一次全面的績效總結,梳理數據,分析資料,客觀評估現狀,科學規劃未來,以便下一步把工作做得更好。

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陳溥森冀科學規劃優化人行道綠化.jpg

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陳溥森冀科學規劃優化人行道綠化

   單就城市人行道綠化而言,這是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澳門在這方面雖因地制宜進行了多方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礙於歷史與其他原因的影響,在立體綠化、色彩搭配、多樣種植和樹種選擇等方面也存在不少有待改善的問題,例如,在以前就沒有根據區域的地理及人文特點設計綠化規劃,過份依賴單一樹種支撐局面,忽視板根旺盛樹木對路面及周邊建築造成的破壞,對落葉集中、落花跣腳、飛絮嚴重的樹種未能妥善處理等等。

   近年來,尤其是經歷了“天鴿”、“山竹”、“海高斯”等超強颱風的吹襲,山林受損嚴重,全澳有記錄的65萬株樹木中,超過50多萬株受到不同程度損害,更把城市綠化的短板曝露無遺。即使在2018年四季度開始直至現在,啟動了封山育林、補植修復、更替退化林木等方式,修復山林面積40公頃,植樹4萬株,以及在各主幹道的綠化帶和人行道內種植樹木5千株,以求盡量回復“天鴿”風災前的整體樹木復蓋率,而市民仍依然對一些人行道的植樹品種、栽種位置和林蔭設計嘖有煩言。

   例如,台山中街聖若瑟五校英文部及教會街化地瑪聖母女子學校門前各栽種有6株大葉紫薇和假蘋婆行道樹,盡管長勢不錯,不過既無遮蔭作用,也無色彩效果,卻擠佔了一半的人行道路面,當這些樹木遭到蚧殼蟲和蚜蟲危害而得到“煤污病”時,還會在四周散落眾多黐黐粘粘的黑色污斑,給學生和家長經過帶來極大的不便,坊間和學校反復投訴此事,希望能把這幾株樹木予以遷移,唯至今仍未得到妥善解決。事情就暴露出澳門在綠化規劃上“人”與“樹”的平衡、“質”與“量”的取舍之間存在有待完善的問題。

   眾所周知,澳門舊城區地狹人稠,擴大綠色的空間有限,因而綠化帶基本處於零散狀態。當局以“因地制宜”的理念貫穿在綠化工程建設的全過程這無可厚非,但“因地”規劃方案時沒有考慮不同區域、不同地段、不同路況和不同樹種的作出區別處理,顯然既不利於大眾生活,也不利於樹木生長。當人行道出現人樹爭地的窘境時,忽視“以人為本”的原則,那“見縫插綠”勢必變成只求數量而輕視質量的一種形式行為。

   當然,在舊城區“見縫插綠”確實存在眾多的挑戰。當局可下力氣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優化立體綠化,減少佔用路面面積去擴大綠化空間。例如善用行人天橋、天橋柱墩、大廈外牆、垃圾收集站等圍欄與外牆地方種植籐本植物,以提高綠化密度,增加綠化層次和色彩。此外,澳門通衢大道不多,現時人行道綠化帶合共約有1.4萬株樹木,以前綠化為了追求林蔭效果,常在道路中間或兩旁人行道上種植板根旺盛的樹種,而忽略它們對路面及周邊建築物造成的傷害破壞;同時,逼爆的路面和外露的樹根也常給行人(尤其是對傷殘人士)的出行帶來不便,以及潛藏著行人絆腳、輪椅觸翻的安全隱患。

   還有的是,本澳綠化中還留存有果實開裂、飛絮飄散的樹種,春末夏初其花粉飛揚會令一些市民誘發鼻腔、皮膚、眼膜等過敏,影響身體健康。有見及此,冀望當局能對這些樹種作出移除、更替的妥善處理,而改種適合本地水土的嶺南樹種。通過高質量的綠化,把澳門人行道打造成具有特色景觀的生態廊道。


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會委員陳溥森